中西思想比较视野中的茶道文化 —兼论“明心见性”与“饮茶悟道”
分享:

一、西方思想传统的超绝主义与二元主义(一多二元)

如果我们进行比较,西方思想传统区别于中国思想传统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呢?通过我多年进行这方面研究所得能够做出的一个最简洁的表达说法,就是西方思想传统主流独具特色的超绝主义和二元主义和中国思想传统主流的没有超绝主义和没有二元主义;中国方面极具特色的思想是古老的《易经》所阐述出来的变通与互系性的一多不分世界观。

什么是“超绝主义”?超绝主义,确切地说,就是西方思想传统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今天遗传下来的假设宇宙的一切是由一个万能的实体一件件地创造出来的。这个万能的实体,就是超绝的,超乎一切、主宰的。从它那里到宇宙的一切之间,是一条单线单向地“甲决定乙”式的因果关系;这个关系,也叫做“二元对立”关系。之所以称为“二元对立”关系,是指主宰者与宇宙一切、宇宙一切物都是以独立个体为本质而存在;以独立个体为本质而存在,就是指它们之间不是互相联系的,而是不相融合、互相对立、冲突、非白即黑的排斥和形成单线单向一方统治一方的关系。超绝主义与二元对立主义突出地表现在现代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各种理念之中。

二、中国思想传统的无超绝主义无二元主义及其极具特色的通变与互系(一多不分)世界观

看到西方思想传统的超绝主义与二元主义的特质性,相当于我们已经从中华文化的庐山走出,获得了一个从庐山之外的远处识别庐山雄伟风貌的视角。那就是与西方思想传统的比较之中,获得了对中国思想传统无超绝主义无二元主义的以通变、互系宇宙观为根本特质的文化结构。“无超绝主义”是说自古以来中国思想传统不是基于一个万能的、超绝的、超乎一切、主宰的实体一件件地创造出来宇宙一切的假设;由于此,“无二元主义”是说中国思想传统自古以来也不是基于西方那种主宰者与宇宙一切、宇宙一切物都是以独立个体为本质而存在、彼此之间不是互相联系,而是不相融合、互相对立、冲突、非白即黑的排斥和形成单线单向一方统治一方的关系。

描述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最为比较得当的字眼是古老的《易经》所阐述的宇宙万物之间的变通与构成浑然而一状态的互系性(一多不分)。也就是说,中国思想传统自古以来围绕的是自然万物,万物是自己生成自己,能够自己生成自己是因为万物之间互为有无的无法截然分割的互系性,这种互系性就是所谓的“道”,“道”的性质就是一阴一阳的和而不同与相反相成;宇宙万物无不如此。也就是说,相对于西方思想传统以“一超绝实体”开始的单线单向、二元对立认识;中国方面是“万物”的多维、多向、互系不分性(一多不分)认识。

三、茶道文化的“明心见性”与“饮茶悟道”

有了中西思想传统在基本结构上的比较视野,我们才能更清澈地理解茶道这样的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只有在无超绝主义无二元主义及其极具特色的通变与互系的一多不分世界观中华思想传统基本框架下,才会生成我们今天所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茶道文化。也即,在超绝主义与二元主义为特质的西方思想传统中,是产生不出这样的茶道文化来的。还可以说,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种全球化形态的人类思想意识笼罩下,是产生不出这种茶道文化的。而现在的状况是,越是像今天这样人类距离宇宙万物互系通变的认识越远情势下,人类越是追索人类的自然本性,越是呼唤像茶道这样的文化。

这个逻辑可以以一个叫做《家园》的英文文献片所阐述的道理作为例子说明。想一想,地球—我们人类的家园在今天全球化的形势下存在的种种危及毁灭和持续生存严重条件:全球气候问题、全球传染病问题、全球粮食与水的短缺问题、全球环境破坏问题、全球金融危机问题、全球文化冲突问题、全球恐怖主义问题、全球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全球经济不平等问题、全球消费、浪费问题、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等等等等。人类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的家园为什么迅速濒于毁灭?就是因为人类在西方一多二元的“现代”概念意义上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意识形态体系、文化体系的主导之下,人变得疯狂,变得太执着于各种现世性的话语结构,太放不下眼前障碍人类长远视野的形形色色诱惑;社会在用皮鞭抽打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自己把抽到我们心灵的每一次鞭打,做成桎梏自己精神的镣铐和自裹的蚕茧,成为失去精神、为物质左右、为人欲的奴隶。人类逼迫着自己:快,快,快,再快,让我们走到今天的地步。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呼唤茶道文化。因为吃茶的寓意是放下,放下手里的活。“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茶禅一味)。吃茶之所以作为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盛行,正在于它与佛禅的不解之缘。“禅也是放下:放下痴迷的杂念、追求;放下一切话语,放下意念,放下一多二元,使思想不受任何约束;(吃茶)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茶的寓意)。

“放下”做什么?是让我们“明心见性”,要在对宇宙认识上领悟到有即无,无即有,使心胸豁达,将现世纠缠心境不静(净)烦恼统统放掉。“明心见性”就是让人冲破一切现世性的人造话语,心灵回归自然与常道,回归人的平常心、自然心;摆脱一切人造的“非常道”、“可道”之事物的话语。这种状况可以用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来印证。苏格拉底给自己的弟子们讲哲学。一次柏拉图欣喜告诉老师:我把您讲的思想都记下来了,以后您的思想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苏格拉底回答:是吗?拿来我看看。柏拉图将自己的笔记递给老师,没有想到老师将他的哲学笔记一下子撕掉,一边撕一边说:这不是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是语言记不下来的。我的思想是我的话、我的声音、我的语气、我的手势、我的环境、我说话时候的一切,你记得下来吗?这里的印证是:一切语言都是局限性的,都限制人的“明心见性”,要回到“有即无,无即有的”认识的佛性、心性上去,必须打破一切人造局限性。也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大家都知道神秀与慧能之间一段著名的公案: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师傅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舂米的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个公案告诉我们:什么“菩提树”,什么“明镜台”,无非都是可道之物,都是人造话语;丢掉这些可道之杂念、人造之附加概念,本来无一物;这时心境悠然自得,心灵圆通,可以游于天地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过去人们曾将佛禅之道作为唯心主义,其实不正确。佛禅之道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这两个主义是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特产之物。佛禅之道无非是中国固有之极具特色文化,即“一多不分”地对宇宙万物之互系变通之精神的认识。达到这种认识就是达到“道可道非常道”的认识,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自然无一挂心、无一烦恼。

“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茶的寓意)。茶文化之所以获得迅猛发展是来源于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奥妙,品茶如参禅。饮茶可清心寡欲、养气颐神,宁静淡泊,可助人终有所悟。茶道真正的内涵,是吃茶悟道;悟道是悟天地万物之浑然而一,人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之道,一多不分之道。茶道是“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茶禅一味)。“茶道”本由禅僧提出,将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饮茶仪礼作为承载“茶道”精神之程式而已。此外,“古人将茶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的寓意),亦所谓茶道即人道。

四、茶道文化的世界意义

今天的世界需要茶道,需要茶道是需要放下,放下可清心寡欲、宁静淡泊,可致克服超绝主义与二元主义,反省单线单向二元对立的思维,超越一切超绝主义与二元主义的话语结构。凡超绝主义、二元主义的话语结构都是非自然地在人为意识上“一多二元”地分割这个人类共生共存、原本不可分割的“一多不分”的自然万物宇宙,是从使人类困惑与人类正处在的困境中的解脱。茶道是古老而又生新的文化;茶道文化的传播有益于人类的明心见性,发生对世界的切实合理认识,利于人类调整对己、对人、对生活的态度,使人最终从对自然的剥夺走向对自然的敬畏与融为一体。梁漱溟先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总结出:中国是早熟的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葛瑞汉(AngusGraham)以及其他西方专家就开始认为中国所有早期的哲学家都是后现代主义者,或者至少是后现代主义的候选人。原因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没有超绝主义,中国不在少数之思想家,都被推崇为享有与西方思想家同期人的地位。苏源熙(HaunSaussy)指出,只有在今天才能够想象两种思想的交汇。可以说,今天西方后现代向中国两千年前寻找后现代思想的源泉;而茶道是中国文化之一枝瑰丽花朵。它承载着包容、和谐、和平精神。我们要自信、从容、主动地传播茶道文化;通过茶道文化的传播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