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文化独特性:论安乐哲的研究方法、儒学论题和儒家角色

安靖如、贝淡宁、李晨阳、罗思文、梅勒、南乐山、倪培民等比较哲学家围绕安乐哲的研究方法、儒学论题和儒家角色等方面分别与安乐哲进行学术对话。

分享:
  • 图书介绍

书名:品味中国文化独特性:论安乐哲的研究方法、儒学论题和儒家角色

丛书名:“孔子研究院翻译中国”系列

编者:[美]江文思  编

    吴巳英  赵妍妍  译

ISBN:978-7-308-22654-7

编辑推荐

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 录

导  论  江文思(Jim Behuniak)  / 1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安乐哲和儒家思想的意义  托马斯·P.卡苏里斯(Thomas P. Kasulis)  / 15

论比较哲学和后比较哲学  梅勒(Hans-Georg Moeller)  / 32

论安乐哲与郝大维合作的重要性  南乐山(Robert Cummings Neville)  / 46

第二部分  儒学论题

天地语境中的统治艺术  格雷厄姆·帕克斯(Graham Parkes)  / 65

对比巨大的连续性与“一”——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太一生水》以及安乐哲思想的思考  任博克(Brook Ziporyn)  / 89

对安乐哲所论创造性的若干补充——关于“诚”的海德格尔式阐释  李晨阳  / 108

第三部分  儒家角色

架起通向远方的桥梁——儒家角色伦理学的实际问题  安靖如(Stephen C. Angle)  / 137

儒家需要一种关于人性的形而上学理论吗?——对安乐哲-罗思文角色伦理学的反思  倪培民  / 159

角色、社群和道德——评《儒家角色伦理学 —— 一套特色伦理学词汇》  贝淡宁(Daniel A. Bell)  / 179

儒家角色伦理学中的表演  凯思林·M.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  / 189

角色伦理学——问题与希望  罗思文(Henry Rosemont Jr.)  / 205

第四部分  回应

安乐哲的回应  安乐哲(Roger T. Ames)  / 225

撰稿人简介  / 266

译后记  / 271

内容简介

“孔子研究院翻译中国”系列之一安乐哲是当代研究中国哲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本书原为向安乐哲的学术成就致敬的庆贺文集。安靖如、贝淡宁、李晨阳、罗思文、梅勒、南乐山、倪培民等比较哲学家围绕安乐哲的研究方法、儒学论题和儒家角色等方面分别与安乐哲进行学术对话。读者可从他们真挚诚恳的对话中感受哲学的智慧,品味独特的中国文化。此外,文集中多位撰稿人是安乐哲亲密的朋友与合作伙伴,从他们对往事的追忆中,读者能看到安乐哲精彩非凡的学术生涯。更重要的是,这些比较哲学家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述能让读者对中国文化形成更全面的认识,看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意义与贡献。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