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一多不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一多不分”的地球美好家园
分享:
      当前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却仍然面临贫困、水资源缺乏、恐怖主义等问题。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综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力图消除贫困,保护地球,通过构建全球伙伴关系,培养一个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让所有人共享繁荣[1]。 中国承担起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于2015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争取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制度建设中贡献中国路径和中国智慧。20世纪7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汤恩比在其与日本学者池田先生的对谈集《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指出:“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巴黎会议有一个鲜明的议题: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9年10月,世界银行提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3]。种种迹象表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的时代已经来临。2015年1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已经超越了依靠外界带来的机遇闷头发展自己的时期,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国际责任,更主动地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良好国际环境。”她强调,“世界现在很想听中国故事,窗口已经打开,我们需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归根结底要靠我们自己向世界讲清楚国家的抱负和人民的梦想。”[4]使命已经清晰,但究竟怎样向世界讲清中国故事?这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面临的崭新课题。对此,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我们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定要抓住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要抓住中国特质,有赖于文化的比较,在比较中认清精髓,把握根本,有利于建立起一套中国话语体系,有利于讲清一切枝叶,所谓本立而道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三教合一”的良好局面。我们认为,这种三位一体的文化构成,实际上源于其“共核”性,即它们都具有一致的特质,田辰山、安乐哲等人将其概括浓缩为“一多不分”。这一特点穿越数千年,到今天仍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例证性分析,总结我们文化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论述我们应怎样用“一多不分”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清中国的抱负,说明中国人民的梦想,构建“一多不分”的地球美好家园。
 
  一、 “一多不分”的概念及其现实意
  “一多不分”的“一”,是相系不分致使的一切事物呈现“浑然而一”;“多”是指内在互系、浑然为一而包容万物的多样性。所谓“一多不分”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与“多”互为存在的必要条件[5]。从“一多不分”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事物内在联系之不分性,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关怀视点是在万物之间联系之不分上。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观是求“和”,因为“和”是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营造安定的国际氛围,促进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时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推行‘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有助于克服和解决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和进步。”[6]习主席充满智慧的话语正是体现了“一多不分”的世界观,有利于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弘扬具有“一多不分”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世界未来走向,展现出更加充满希望的广阔前景。
 
  二、 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多不分”的特色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中国文化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和平共处,从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这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奇迹。”他强调:“西方已有意使自己不具有政治上统一世界的资格。中国过去的成就和历史经验,已使其具足统一世界的资格;这正是西方所显著缺乏的。在这种成就的力量上,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希望,带领人类政治进入大一统的世界。”[7] 的确,中华传统文化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独特的儒、释、道三家互补互融的 “三元一体”的稳定文化结构。正如下图所示,这种文化结构显现出的是一团和气,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有的自然、合理、恰当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类共同体”的内在本质,也是“一多不分”特色的完美写照。不仅如此,儒释道各自的思想体系中也具备“一多不分”的特点。
  首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儒家思想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一多不分”特色
  例1,《弟子规》出则悌中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家里修养孝顺心、修养恭敬心,要把这种心扩展到社会,对待一切的长辈都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一切的兄长都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例2,《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我们对待一切的长辈就像对自己家里的父母一样,都是那样孝顺恭敬,这是爱心,对待年幼的人像对待自己的儿女、弟妹一样,爱心的原点就是孔孟学说的基础——孝悌。
  例3,《弟子规》泛爱众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意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例4,《论语• 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其次,道家思想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5,《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道萌发出一个原始混沌体,它分裂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培育出天、地、人三者,天、地、人便生化出万物。这千万种物因为依托和怀抱着阴阳二气,虚静之气使之和谐调畅。[8]
  例6,《道德经》第六十一章有:“治大国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制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是指国与国之间应相互谦让、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其中大国要担负起主要责任。[9]
  例7,《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说的大意是指: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10]
  由此看来,人类要想和谐相处,就必须从天、地、人及万类物种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或制定相应的政策。反之,如果我们不重视天地、自然的这种整体关系,破坏生态环境,人类就会面临生存问题。可见《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原典中篇幅最短、思想力用意最丰富的著作。有专家认为,用东方哲学拯救今日世界,甚至成为一种学术理想。
  再看佛教,这种思想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平等圆融、普度众生的教义超越时代与地区,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精神追求相一致。它不仅探索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且追求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11]。 因此,佛教具有更加明显的“一多不分”特征。
  例8,《金狮子章》[12]明缘起第一,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狮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这是法藏为武则天讲《华严经》时,以金、工巧匠和狮子作比喻,说明缘起的理论。“金”即真如本体,“工巧匠”即缘,“狮子”即事物。金与工巧匠和合而产生金狮子。意在阐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起的道理。由于金体没有保持自性,随着工匠精巧制造这个“缘”,遂制造出金狮子的形相。可见,金狮子的形相是靠“缘”生起的,所以叫做“缘起”。
  例9,《金狮子章》括六相第八,狮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狮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法藏在阐释“六相圆融说”时,以金狮子为喻,谓狮子是总相,眼耳等差别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而形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各不相同是异相。眼耳等诸根和合而成狮子是成相;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相。总、同、成相,指全体、整体;别、并、坏三相,指部分、片断。前三相也指无差别,后三相则指差别。无差别与差别,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总即别,别即总;同即异,异即同;成即坏,坏即成。
  例10,佛教把人类内心世界分为四个层次:感官层次的世界、理性层次的世界、内省层次的世界、悟性层次的世界——不同层次的内心世界,代表着生命不同层次的自我实现。[13]
  这样的认知体系不仅具有“一多不分”的属性,而且符合全人类和谐文化的实质。佛教平等圆融、普度众生的教义超越时代与地区,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精神追求相一致。
  这些例句都揭示出人都是相系不分的,正像田辰山教授所说:“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多不分’阐释视域中,可以归结到一条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阐释一下,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自然、当然、合理、恰当、适宜的相互延续不分关系上去。” 他认为“一多不分”的中华文化,给世界带来的,对世界文化秩序起的作用,应该是一种人类第二次启蒙的启示。[14]
 
  三、构建“一多不分”的地球美好家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彼此融通互涵,共谱和谐主旋律。这种“一多不分”的体制不仅为其他国家起到表率作用,其“一多不分”的传统文化为解决目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使得构建“一多不分”的地球美好家园成为一种可能。王辰山教授曾经指出:解决全球的“危局”,要改变我们自己的哲学意志、价值和行为。把个人纳入关系结构的中华“天人合一”哲学,将革新我们对全球关系的认识,而中国在未来,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平天下”责任[15]。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哪个民族与国家都面临与其他文明或宗教的互动与交流。2014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时指出,要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现在是时候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体悟、接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
  儒家的“仁”、“礼”,道家的“道”、“德”,佛家的“禅”、“慧”,将为各国的经济交往和各民族的友好共处奠定坚实基础。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从对亲友的仁慈之心,扩展到天下众生的仁慈之心就是人由凡到圣的过程,是一种“一多不分”的理念!“礼”,即礼貌、礼节、礼仪。作为地球上的高智能物种,人不仅要为父母尽孝,还应为社会尽孝,为天地尽孝,因为人的精神和文化是经社会的熏陶获得的,社会是人的文化之本;天地为人类的生命之本,人只有按照天地的要求构建自己,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我们现在虽然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有足够的能源供我们消费,但我们绝不能浪费它们。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叶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不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水资源被过度消耗或人为污染,与此同时,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增温,使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缺水加剧。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水危机,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6]。全世界人民,无论是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人民,都属于地球公民,都是一多不分的,因此每位地球公民都应有全局意识,以整体思维的角度出发,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浪费每一滴水或每一粒粮食。
  道家强调人必须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稳居其一。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人类生存的严峻形势,迫使全世界不得不接受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主动公布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积极建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深得世界各国的赞扬。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的一副清醒剂,是一种撒向人间的无疆大爱。[17]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是亚洲人民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广为世界各地所接受。暴力恐怖活动正是正确宗教信仰缺失的后果。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思想对抵御宗教极端主义可发挥重要作用。从佛教视角来看,宗教极端主义盛行的一个原因,是极端分子不能真正通晓“因果报应”的道理。佛教认为杀生等恶行会使当事人感召受苦的果报[18]。佛家的“禅”、“慧”内涵以及其倡导的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有益于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还会为全世界的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友好交往做出一定的贡献。 
  韩国、朝鲜、日本、越南都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远在二千年前或更早的一些时候就与我国发生过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关系。随着儒、释、道三教传入这些国家,“三教合一”的思想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文化结合以后,孕育了很多新的思潮[19]。历史证明了“一多不分”的中国文化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欢迎和接纳。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既有利于异质文化的融合,又有助于构建“一多不分”的地球美好家园。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