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
分享:


一、项目介绍

    中国今天面临着对外传播国学必须选择恰当语言与话语的问题。问题发生是伴随着近代以来“不对称文化”(即不同宇宙观传统文化的碰撞)现象而来的,比如用西方概念标准评量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之间做比量,一直存在一个很成问题的作法(尤其是西方学界进行的对中国传统解读),是很糟糕的一种不对称诠释,总是倾向于按西方假设推定概念,对中国的国学施以 “理论化”;这相当于用“鞋拔子”,把中国文化现象硬塞进西方概念框架里——让中国文化传统的脚,削足适履地穿西方的小鞋。
    现在世界上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一項调查显示:51%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带来军事威胁;然而中国并不想称霸世界,只是想要一个和谐共存、相互理解的外部环境。其实,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家也没有把中国传统视为严肃哲学,不给她合法的哲学地位。这一切都可归结于不对称文化,中国国学的表述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话语。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之界限就是我们世界之界限”。西方现有的对国学(哲学)词汇所用的术语,其语义不属于国学词汇本身的宇宙观。所以做中西之间翻译的或交流的讲述,应起码首先意识到,这项工作面对的是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必须有一种注重阐释的意识警醒;原因是国学语汇与西方人文概念各所传达的世界观相去甚远,西方概念是难以做到表述国学语汇意义的。
    今天要提出:“克服缺乏对中西宇宙论差异认识导致的误用西方语言、话语后果”问题;“2015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讲习班——国学语言与话语选择”的目的是要对学员讲授:把国学尽可能原原本本对外传播,让她成为世界能够理解的东西,必须首先使她从西方理论语境脱离,返回自己本来语义环境去,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简言之就是中西互鉴:第一步在比照西方下让国学显示自己的“体”;第二步再把它放到与别的传统的对话位置。

    这样就需要扭转以翻译为唯一文化沟通手段的传统做法,开拓“翻译、阐释结合,阐释为主,翻译为辅”的将国学较为原本传播出去的新途径。阐释是围绕中西宇宙观传统的根本差异比照,对彼此语汇的不同语义环境作出说明。这是一条中国为对外传播国学选择恰当语言与话语的势在必行路径。

二、主讲学者简介


安乐哲


      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博古睿研究员、孔子研究院特聘“儒学大家”杰出的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原夏威夷大学教授。他创立中西方思想文化结构性比较阐释方法。曾担任《东西方哲学》《国际中国书评》主编。其部分著作(中国哲学文化典籍阐释研究):《通过孔子而思》(1987)、《预见中国: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思索与叙述》(1995)、《汉文化的思索:自我,真理,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超越》(1998)及         《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及中国的民主希望》(1999),以上著作皆与郝大维合作。最近发表的著作为《儒家橘色伦理学》(2011)。他曾发表的著作还包括翻译孙武的《孙子兵法》(1993)、孙膑的《孙子兵法》(1996)[与刘殿爵合作]、《论语》(1998)和《孝经》(皆与罗思文合作)、《中庸》(2011)、《道德经》(2003)[与郝大维合作]。他的所有著作几乎皆译为中文在中国出版,包括他用英文翻译的中国哲学典籍,又被翻译为中文。他目前正在编纂Blackwell出版公司签约的《中国哲学资料读本》。他还积极撰写文稿,倡导美国实验主义与中国儒学之间的对话。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文教专家、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核心团队成员。田辰山教授曾先后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硕士、哲学硕士、政治学博士学位,从师著名美国比较哲学家安乐哲与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旅居美国近20 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美中交流和研究工作。学术领域为中西政治哲学、东西方比较思想文化研究。代表文章为:《中国的互系性思维:“通变”》、《在解读辩证唯物主义之中的中国通变思想》、《关于儒家思想与现代科技问题》、《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交流》等。2001 年,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再阐释”荣获全美政治学会议最佳论文奖。他创立了中国“通变”式思维与西方二元对立式思维的比较理论。代表著作为《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Chinese Dialectics:From Yijing to Marxism)。该书于2008 年被译为中文,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在第13 届世界易经大会获得著作金奖。田辰山教授所讲授的主要课程包括:西方政治哲学、中国政府和政治、比较中美外交政策、美国政治、中国哲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媒体与政治、比较中西方哲学、中国现代史等。


张燕华


      美国南卡克莱姆森大学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中文和人类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和医学人类学、情感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话语分析、中国文化和社会以及中国传统医学。发表并翻译了《从语言人类学的视角看美国的“民族”问题》、《ABC汉英大词典》、《中国式的超越和西方文化超越的神学论》、《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与障碍》等多篇专著与文章。


温海明


      比较中西哲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中国人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导,获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现为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英文哲学刊物Asian Philosophy编委,教育部哲学学术期刊《中国哲学前沿》副主编。主要著作包括:《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哲学思想》、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 、Chinese 
Philosophy。先后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根特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
其《中国哲学思想》被译为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在国外出版。


三、课程计划
1、培训时间:2015年12月6日至12日;
2、培训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三楼;
3、2015年12月5日报到,6日开课。12日结束;
4、2015年12月6日上午8:30开班仪式;12日下午4;00结业典礼,晚7:30告别晚宴;
5、2015年12月6日至12日开饭时间:早餐: 7:30-8:30; 中餐: 12:00-13:00; 时间: 17:30-18:30;
6、上课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晚自习时间:19:00-20:30;
7、为保证培训质量,原则上不希望学员缺席或请假。

四、课表


五、报名须知
(1)学员对象及名额:
1、正在或有志于从事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与教学的高等院校青年教师;
2、正在或有志于从事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与教学的高等院校在读学生;
3、正在或有志从事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传播事业政府或民间机构的工作人员;
4、正在或有志于从事国际文化、经济等多领域交流工作的人员;
5、正在或有志于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
 (3)申请材料:
1. 兴趣陈述(500-1000字;描述对此项目感兴趣原因、期待如何可从该项目获益等);
2. 个人简历;
3. 两张护照格式照片;
4. 报名申请表格;
 (5)网络报名:  
报名申请参加“2015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讲习班——国学语言与话语的选择”,可电话或电邮联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履行报名手续。完成报名手续,须交以下材料:
1) 报名申请表格 (可从网站下载及通过电邮向东西方关系中心索要); 
2) 陈述; 
3) 个人简历; 
4) 两张护照格式照片
完成缴费后,请将缴费证明以及上面要求材料发到下面地址:
子邮箱:1185123257@qq.com 
(6)联系我们: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

编:100089 

话:+86 (0) 10 8881 6235 

箱:1185123257@qq.com 
系人:孙智慧

安乐哲 (Roger T.Ames)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尼山世界儒学
+ 详细了解

互动交流

  • 下载专区

  • 企业邮箱

  • 官方微博

  • 一多不分微信

    公众号

  • 一多不分讲堂

    直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