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14日,“2017第七届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在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成功举办。 讲习班作为安乐哲教授的“中华文化跨文化阐释”教学项目,已经是连续第七年举办。安乐哲先生是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汉学家,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获得孔子文化奖和山东省儒学大家称号,为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本期学员人数明显增加,共有45名,其中外国学员20名,分别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英国巴斯泉大学以注重培养创造性著称,组织15名师生参加学习。讲习班旨在使中外学生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通过对中国哲学“一多不分”理论的学习,能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讲习班由安乐哲先生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担纲,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王蓉蓉教授、澳门大学哲学系汉斯 梅勒教授参加。讲习班全程英语授课,中文同传,讨论交流活跃,传统文化体验丰富。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副院长刘续兵副研究员出席活动。
一、儒学的“一多不分”内核及文化特质
“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有一支以安乐哲为首、造诣精深的比较中西哲学教授团队,对照“一多二元”文化,以英语解读“一多不分”内涵的“四书”、《道德经》等中国经典,以中国自己观念讲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精神,实践以“一多不分”世界观的文化话语讲述中国昨天、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及文化故事。安乐哲跨文化讲习班的立意,是以文明对话为高度,基于中西文化宇宙观、认知方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叙述话语等方面的整体性结构差异,釐清彼此在翻译及互相理解上历来的误读、误判,提出中西互通,需以对两个文化传统的阐释为主、翻译为辅的新方法,开辟二者间交流的新方法、新途径。
2017年的“第七届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被列入孔子研究院《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主办,日期为7月1日至15日。本期讲习班学员中有17名来自英国BathSpa大学;16名为国内读经教育教师及15名国内外大学哲学和社科领域教师和学者。今年课程设置突出安乐哲教授提出的“一多不分”宇宙观为儒学和中华文化内核的学习方法,期待新世界文化秩序的呈现需以儒学一多不分意识增强人类共同命运感。讲习班是使中外学员领悟从“一多不分”文化视野,去理解中国与世界未来的途径。安乐哲教授讲授内容为:1)“一多不分文化”语义环境的儒家与中华文化;2)“一多不分”世界需要儒家智慧;3)《中庸》“万物皆备于我”人生的“一多不分”大乐章;4)友谊与道德:对“一多不分”伦理身份的担当。《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核心团队成员田辰山教授授课议题是:1)古希腊至启蒙思想家的“一多二元”观;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多不分”结构;3)中国传统的“一多不分”政治文化;4)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一多二元”观互鉴途径;5)中国外交思想的儒学“一多不分”观。美国洛杉矶罗耀拉王蓉蓉教授讲授:1)儒家传统的妇女一多不分宇宙观地位;2)西方误读的孔子形象;3)“一多不分”阴阳思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基因;4)阴阳思维是一种驾驭变化智慧。澳门大学汉斯▪梅勒讲授内容为:1)儒家的“一多不分”人、己关系;2)“一多不分”伦理的耻与罪;3)中国哲学意义的秩序与维护秩序;4)道家对儒家批评。
二、从“一多二元”反观“一多不分”
安乐哲指出,有一种“文化简约主义”(cultural reductionism),就是以欧洲为中心,把中国解读为一个“中国亚布拉罕”宗教文化版本:中国的“天”被附会为“天堂”(Heaven),“义”被附会为“遵从上帝意志”(righteousness),“道”被附会为耶稣的“道”(The Way),“礼”被附会为基督教“礼仪”(ritual),“孝”被附会为对神的虔诚(filial piety),“仁”附会成“施惠”(benevolence),“理”被附会为“天则”(principle),等等。其实在对中国这样理解的时候,是把不属于中国传统的概想框架强加了上去。这样一个自古希腊而有的“一多二分”观传统(一个外在、超绝宇宙本源及单子个体式二元对立的概想),恰恰不是中国传统。安教授说,正如唐君毅指出:“中国民族无含超绝意义的天的观念……天与地是分不开的”;葛兰言也指出:“中国智慧不需要‘上帝’的理念。”安教授认为,儒学与中华文化是一种“视点/视阈”观,也即“一多不分”观。正如中医讲的“心”,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心”不是从五脏处割出的一块“死肉”的心,而恰是仍在五脏中活着、跳动的,同它所在躯体之内和之外界空气、阳光条件的环境不可分割的、正在与它们相联系工作的心。这是个“一多不分”的“心”。
王蓉蓉教授指出,利玛窦,作为一名传教士,是将中华文化附会成基督教进行解释;他用自然起因证明全能造物者存在,宣扬一切物都是创造而来的,它们本身是创造不了自己的,一切被创造之物,都证明创造的秩序。上帝的一体性(Oneness)既是自然完善,也是儒家政治伦理。然而,是“生成”与“变化”,而不是什么不变“物质”或者“本体存在”(Being),才是中国哲学的视野。
“一多不分”是从“一多二元”反观而顿悟得到的意识。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以“古希腊至启蒙思想家的“一多二元”观”为题,介绍马基雅维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霍布斯、洛克、休谟、穆勒、康德、卢梭、黑格尔等共12位思想家,指出他们一代代传承的思想传统一以贯之的“一多二元”观。“一多二元”是对这样的一个传统进行深刻理解的文化语义环境,亦称“阐释域境”(interpretive context)。这里的 “一”,是假设推定的、外在凌驾于宇宙、高高在上、主宰宇宙的唯一超然绝对本源体;“多”是由此 “唯一”单线单向创造或派生而出的一切“单子独立、本质个体”(包括人);“二元”指“唯一”与“多”之间、“单子个体”之“多”其间的矛盾、冲突以至发生单线单向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田教授强调,这个“一多二元”语义环境很关键,如果去查这个文化语义环境的人的活法(其想法、做法和说法),大底都可查到背后含隐的“一多二元”的前提概想。田教授指出,今天讲儒学和中华文化的“一多不分”观特质,是由“一多二元”反观而顿悟所得的意识,正是没有自古希腊就有的“一多二元”观,没有“唯一超绝”与“个体二元对立”才与它对照阐释而提出的。“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两个文化语义环境相比照阐释,这样也就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恰当、清楚的方式,去理解中西两个文化传统。反之,如果对“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事先没有了解,只是简单从自己所在的文化揣摩对方,就会是对他方文化理解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现象其实比比皆是,已成为中西文化互相对待之必备的问题意识。
三、从文化源头认识“一多不分”观
从文化源头认识“一多不分”观,是在中华文化传统形成之哲学内核的宇宙观(亦称天地观)上去认识,也就是对照古希腊至现代“一多二元”宇宙观而反观的中国传统天地“一多不分”观。安乐哲教授表示,深刻阐释儒学与中华文化“一多不分”观,是唐君毅先生开始的:“一多不分观,即宇宙的一切都是内在相系、相互构成,没有什么东西是超绝地分割独立的。”此外,唐先生还有中国自然宇宙观六点特质精辟的提法:无定体观,即没有本体的不变质相,一切物都是关系构成,都是过程,唯变为本质;生生不已观,即宇宙无有止息观;非定命观,即没有什么东西是单线单向像一神一样地主宰决定其他一切命运的;合有无动静观,即有无、动静无不是一事物之两方面的相系不分而已;无往不复观,即反者道之动,阴阳相反相成,一切事物无往不复;性即天道观,即万物之性谓天道不二、不分。此六点,皆是由“一多不分”观延伸的阐释。
“一多不分”观,用王蓉蓉教授阐释的阴阳说,是《盐铁论》说的“中國,天地之中,陰陽之際也”。在文化源头上,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精髓,变化之源,生死之本,万象之始。王教授以马王堆出土竹简的一段话为例:“尧问于舜曰:‘天下孰为贵?’舜曰:‘生最贵。’尧曰:‘治生奈何?’舜曰:‘审乎阴阳。’”《黄帝内经》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之语,其中蕴含的“一多不分”意识,同时是宇宙观(天地观)、认知观、思维观、崇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华文化之缘起。
在《与西方“语义环境”互鉴》的讲座中,田辰山教授指出,“一多不分”文化是人类以自己经验总结得出的想法、说法、做法的活法。“一多不分”首先是构成文化内核、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天地观)、认知观、思维观、崇尚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承载此“五观”的汉字语言结构。也是说,中华民族的想法,如儒学,是认为自然万物宇宙、周围事物环境、人自己及家国天下,皆是“一多不分”(相系不二)的;中国传统的思维路数,在什么着眼点上对待事物,将什么问题视为事关重大、须摆在首位、不可轻视(亦称价值观)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相互关系意识,“一多不分”意识。儒学造就了一个最讲人生观文化,即是对“一多不分”观的孜孜不倦追求理解与践行;“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无不是以“一多不分”为核心精神。而汉语语言、字词语汇、话语及叙事结构,无不是以类比意象传输的“一多不分”意识延伸于生活现实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相系不分的行为。所谓中华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体现“一多不分”意识的活动与行为。
四、什么是“一多不分”观?
安乐哲教授提出,“一多不分”观是指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道”(整体性而非单一秩序)宇宙论。这个宇宙论讲述的事物,是全部信息性的,是一种特有中国“德”性的,一种从森林看树木式的;事物因为是从全体去看待它们的,都是内在联系的。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在体用意义上,都是从不同角度的对待同一件事物,而不是割裂切开式的分析对待事物的方法。比如“美”,一多不分地看待,不是抽象概念那个“客观美”,不是那个绝对不变“美的本身”,而是具体、情势、特殊性、一定条件的不可替代性的“美”。
田辰山教授解释说,“一多二元”:“一”指“上帝”式唯一神或唯一真理,“多”是“一”派生出的“一切单子个体”,“二元”是一切个体之间“碰撞、冲突、对立”。反观儒学和中华文化,它不是“一多二元”,而是“一多不分”,也即“一个世界”、“天人合一”,是以中和关系为本的宇宙认识、认识方法、思维方式、崇尚观和语言话语。“一”是万物相系不分、浑然而一,“多”是相互联系的多样状,“不分”是“多中有一”及“一中有多”。要是对中国与印欧西方特质的“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没有了解,只简单站在自己文化特质一边,就构成文化理解的障碍。这是中西文化相互对待之中,必须要有的问题意识。
汉斯▪梅勒讲授以“一多不分”观进一步阐释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认为“角色伦理”把人生对待为根本上是人与人构成关系的。所谓“活得好”不可能是“启蒙”式现代性的个人,追求什么“自我性”、“我的事情我做主”、“做个独立主体”,不是黑格尔提出的什么“自我意识精神发展”;而恰恰是意味着践行“共处共生”之道。也是说,社会不是许多相隔不同的“自我”集合的产物,而是相反,任何个人“本质”都只能是由社会关系得来。所以对“如何处世”、“如何对待人生”须要做实践性调节,人需要对自己的具体、实际社会关系有自己态度,也即要拿捏好自己的各种关系角色。人的家国关系角色是一多不分的;家庭关系角色延伸到社会。
五、从儒家经典认识“一多不分”
安乐哲教授按专题用大量儒家经典启发学员认识“一多不分”观。他用英语阐释加翻译方法,提出比较中西哲学必备的“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两个文化语义环境(亦称“阐释域境”)。这种方法激励中外学员读经诵经学习热情,加强了交流效果。
安教授表示,“仁”一开始就是儒学的关键哲学观念,直到作为《论语》围绕的核心。这种情况,如从“一多二元”观角,是不堪问津地模糊的,这却恰恰因为“一多不分”深刻蕴含的意义为:1)内在自我源自外向环境;2)个人及其行为之不分;3)人己不分;4)一元、多元不分;5)目标同途径不分;6)心、体不分;7)人个性与人整体不分;8)特殊气质与现实榜样性人生之不分;9)心理情趣与心理情趣支配之行为不分;10)具体德行之出众举动与总体特质的生存环境不分;11)抽象概念与其抽象而出的具体叙事不分;12)具体行为事件同对它们加以总结概括之不分;13)一具体人物之成就同对它内涵的人类目标所作之概括结论不分。而形而上学的“一多二元”的“人”概念,于这些关系上都是二元分立的。
安教授强调,充满“一多不分”意识的“仁”,浓厚积淀在《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及《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事措之宜也”如此之类的话中。他以翻译结合阐释告诉我们,诚,不是什么简单的自我完善,而是宜于一切事物之成长;自己充分成长是成就一种出彩素质,担当自己所处人世关系的各种相应角色,这是仁。宜于自己周围所有物事之成长,谓智慧人生。这是一种以道性所成就的出彩素质,实现人自己内在与外在世界道性的合一不分。有什么还有比宇宙万物如此皆备吾己之身更令人愉悦的事吗?“一多不分”的“人”,也就是时刻都念及天人合一的“人”。
“一多不分”观,小可解释今天科学“粒子”、“量子”等术语,大可作为宇宙观。安乐哲指出,在今天人类意识形态意义上,“一多不分”的“人”要成为对“个人主义”的另一种选择。个人主义的信条是“生而既成”人,即生来一个“神赋”的独立本质人,单子个体、一己自我、我为中心的一多二元人,而儒学讲“一多不分”“人”,强调人非“生而既成”,而是“行之而成”,也即“做人”、“成人/仁”及“成己成物”。安乐哲表示,一个个人是怎样“成人/仁”的,这是一个作为儒家经典《四书》显而易见、无处不谈论的问题。
六、从马克思中国化认识“一多不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核心团队成员田辰山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多不分’结构”议题的讲课时指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发生了不同于在西方被理解的结构性变化,可成为一种对“一多不分”观启发性很强的认识。马克思哲学在中国实现中国化过程,不是曾被误解的走向“意志主义”,不是政府政治强加的意识形态,而是向着自然宇宙观转向,是草根行为转变为的波澜壮阔全民族的“一多不分”观主流精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成强大的思想力量,是西方唯一与中国传统思想实行了结构对话的思潮。
田辰山教授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内涵的、不同于一多二元、朝向“一多不分”观的转化。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结构上被中国传统“一多不分”观接纳的条件,这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同于“神为中心”的自然宇宙观,它所主张的宇宙无处不在运动变化,强调的一切都是内在联系的、不同于一多二元信条的一神绝对主义与普世二元对立论。马克思主义变为在中国被普遍接受思想的历史原因,则是它影响下壮阔的欧洲工人运动体现对“一多不分”观的政治诉求: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正与中国广泛反映的对纷乱不已国家社会分裂状态实行“一多不分”治理,解救广大人民于水火的政治要求一致。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革命哲学,关切的是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疾苦和未来,它吻合以儒学为主干中国思想传统一多不分观的“民本”诉求。
田辰山根据自己多年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文献翻译;进入汉语的一多不分语义环境,
二、在中国一多不分观语义环境的阐释,
三、有组织有目的的中国化运动,鼓励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实现“一多不分”转化的马克思哲学观念范例,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西方被普遍理解为“二元分叉”的,来到中国立即被阐释为“一多不分”、互为作用的;英文语义环境的辩证法的“一多二元”语感的“two extremes meet”,被译为汉语“两极相通”后,即刻变为《易经》就奠定的“一多不分”观;还有西语语义环境的线性、单向、虚构一个开始与结尾的“一多二元”历史观,在中国环境变为一种更强烈的螺旋形上升的“一多不分”历史观。
田辰山表示,中国语义环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恰当地说,是现代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中国通变思想传统的延续,是对“一多不分”观的传统结构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哲学,是一多不分观,它可追溯到古代经典《易经》奠定的宇宙观去。它表述的一物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充满活力的动态相应关系造成发生变化的不可避免性,是一种“一多不分”的内在与外在性。应该正是由于“一多不分”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火爆的传播形势,如贺麟说,所有活跃开明的青年知识分子几乎都受到马克思思潮影响;从日语译为汉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充斥每一家书店,新思想几乎活跃在每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中。
七、从传统政治文化认识“一多不分”
田辰山讲授“中西比较下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提出中国古代和今天都可称为一种独具特色“一多不分”观的政治思想文化。田教授认为,为什么搞懂今天的中国政治文化,还需要人们去读《论语》?因为儒家思想传统为主干的“为政以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治国理政,既是古代也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根基;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民贵君轻、民为邦本”一多不分的“人/仁治”。“仁”作为儒学核心观念,讲的是“人与人”的“一多不分”之“道”;值得强调的是,“自由民主”是一种西方特质政治文化,它的“人治”是与“法治”(实为神治)二元对立的贬义概念,是“一多二元”虚构前提的,涵盖不了中国“一多不分”治国理政的“人/仁治”的。
田教授指出,中国“民本治国”的政治文化,首先是“民以食为天”的道政,是今天所说“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治国理政,或者今天的人民民主政治,是以民本民生为大,为人民服务,是管理众人之事,是“民权”主义,是社会主义,是从人与人相系不分、命运相连出发的政治,它甚至是数千多年前“汤武革命”的意义,是“一多不分”观的一以贯之。因为有“一多不分”政治文化,才有古代与现代“选贤与能”的理政道路,重视做人教化、启发政治觉悟,将君子、好人遴选到治国理政事业中。古代与现在的“资治通鉴”(即如何让以民为本的社会局面长治久安,或说让人民政治永不变色),都高度重视对真正志士仁人的培养与选拔。这是“一多二元”意义简单化的“一人一票”假设技术性选举不可相提并论的。
田教授提请大家注意,现代“自由民主”政治是从马基雅维利建立的道德与政治分离假说和从洛克保护私人财富的政府政治演变而来的;就是说,政治是天经地义的个人权力斗争。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政治不是“纸牌屋”;这是说,中国政治文化不是单子个体人权力角逐具有合法性的文化,而是一多不分意义追求群己不分恰当关系的理政,是人与人的相互呵护。在中国,坏政治不是什么虚构意义的、对立于个人主义所谓的“极权”(或曰“不自由”),而是昏庸无能、不仁不义、大道废、民不聊生、谋反作乱等说法的失败政治。
田辰山教授对比“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两种宪法,请学员们关注“一多不分”意义的中国政府政治合法性,它的“人与人相连为本”、“以民为本”与“一多二元”意义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以神为中心、一己个人为中心”的合法性十分不同。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宪法明文申明是以信仰的“一神上帝”及其“神性原则”为政治合法性根据的;如“自然法则”、“上帝旨意”、“真理不证自明”、“生而人人平等”、“造物者”、“不可剥夺权利”、“自由权”、“幸福权”、“财产”、契约性“宪法”等等以致更多,无非不是表述一个唯一假设、超绝合法根据。田教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称“宪法”,却与一神上帝信仰的超绝根据毫无关系。它不是假设意义单子个体人之间的契约,它申明的是人与人命运相连称为“人民”的共同经历、一起走过的历史道路。它法定的政府政治合法性根据,在于“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以人/仁为本、具体、经验的,而非假设神性、形而上学普世真理的。这个宪法合法的好社会是什么?是儒学经典《礼运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国家天下,今天称作“社会主义”的,二者皆是人民利益为本、一多不分关系决定的共同命运社会。
八、从中国外交思想认识“一多不分”
田辰山教授做了从比较哲学与文化角度认识“中国外交思想的儒学‘一多不分’文化”的讲座,提出,当代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其实在思想上,可追溯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哲学自然宇宙论去。中国外交思想在根本上源于乾坤天地宇宙论的人与人互系相连的“一多不分”之道。区别于“一多二元”的人与人相互独立自决、本质不变,“一多不分”是人与人互为必然存在条件的内在联系,所以,人性的本质是关系构成,是过程的、可变的、可提升的。从这个宇宙论形成的人生信仰,不是对天外唯一超绝神性本体加以假设,而是信奉天地人相系不分的道理,认为人不是独立个体,而是与群体不二分、不二立,所以也就提倡人与人不竞争,提倡自然恰当合理“仁义”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也是今天所谓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精神的安身立命,也即安在一多不分“仁义”精神家园里,成为中国人一种特有心理状态。简而言之:到处都搞好关系,就是精神愉快!这里的“人”观念,是相互依赖、群体、社会的。在此意义的“人的平等”,不是“一多二元”个人主义那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个人天经地义的平等竞争。对待人与人关系延伸出去就是对待国与国关系,所以中国外交思想追溯到儒学仁核心的文化,是有实在确凿根据的。
田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政府角色,在自然社会市场上,还不用说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以追求个人利益为驱动力的机制),必须是强有力看得见的手。政府是时刻保护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的受害者的,是不允许只为个人私利竞争的不择手段的,是必须惩办伤天害理、害群之马的。在这方面,政府官员不作为,是失职,要下台的!政府和人民,在一多不分文化中,都是致力于加强人与人和睦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信任是常态,反之社会关系不正常,才有猜忌和敌视,才出现非常态现象。常态下社会有愤世嫉俗、嫉恶如仇文化。遇到非常态下的敌视攻击,必须有后发制人准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犯人。这历来是中国外交政策内在精髓。
田教授表示,“一多不分”文化是提倡同情心、恻隐心和吃亏精神的文化。不主张先发制人与冤冤相报。中国自认为是礼仪之邦君子文化特质,不以优越为荣,荣誉面前不自傲。君子无畏,不会有心理状态上的一己孤立感生发的恐惧文化,对其他人少信任、多猜忌、以邻为壑、充满假想敌逻辑。君子文化心理,好人是大多数,坏人甚少,所以需要自我保护只是特殊情况;而且越是“大人”(权力大、实力强者)越是谦虚,越是避免不小心会伤害了别人。自古以来“一多不分”文化以发展武器为恶事,更以从事武器买卖为邪恶与非法;安全是广交朋友,不以妨碍自己攫取私利为“安全”问题;个人拥有武器不是“权利”,而是必须严格控制。让人和社会在精神心灵上培育安全感,是“一多不分”——社会就是大家,家国不分,人心灵安放在家中,会有何“安全”问题?
田辰山认为,“一多不分”文化对所有中国人都有陶冶力量。受它陶冶的人就会将自己思想、行为转化为群体思想、行为,进而转化为国家思想、行为,形成外交思想与外交政策,“一多不分”文化本身逻辑导引不出“一多二元”概念含义的“民族主义”驱动力和领土扩张的所谓“国家利益”;而出于这种“国家利益”的“侵略”不是光彩的,而是无耻的。“一多二元”自由主义理念的全球主义即私有化、非道德化,必然恶化世界的自然“一多不分”平和环境;它建立、强化、保护有利其一己之私的国际市场、自由贸易和全球范围私有化。
安乐哲教授指出,当今世界文化长期由强势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所主导;到处蔓延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及与之伴随的“自由价值”,导致“有限游戏”成为流行思维模式。在作为个体的人、公司、主权国家的日常交往行为中,“有限游戏”似乎是大多数人类活动的模式,竞争是其本质,体育运动、生意往来、教育、外交事务等都是如此。“有限游戏”,就是产生一个赢家、一个输家,让我是赢家,你做输家。“一多二元”观的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是这个世界“病入膏肓”的主要诱因,正加速现代民族国家内部及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造成显而易见的福祉不平等。这种虚构的个人主义造成人们不能理解家庭和社群的共同生活,掩盖了体现人与人真实关系特征的亲密性与依存性。安教授提出,儒学“一多不分”文化在关系结构中确立人的观念,它可以成为对一多二元个人主义的强有力替代。
田辰山教授,中国政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的《外援八项原则》,最近提出的建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上“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战略,都是最为突出的“一多不分”文化的外交思想体现。这些都不是有限的零和游戏,而是加强世界国与国、人民与人民亲密性、互相依存性关系的合作共赢无限游戏。我们要以儒学“一多不分”意识,增强人类命运共同感。
九、从现实生活“一多不分”认识人与人的命运共同
田辰山教授认为,从安乐哲比较哲学研究产生的“一多不分”文化语义环境阐释方法,毫不犹豫地说,可以解决对90%以上的文化文明问题解释,从深刻的哲学到日常生活的行为现象。参加讲习班的数十名中外学员,有不少早已听说“一多不分”这一提法;不管过去早知道还是这次头一次学习,大多数都表示很有收获。
“‘一多不分’是充分肯定个人尊严的”
来自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已经考取复旦大学,准备2017年秋季入学读中国哲学硕士的罗伯特▪霍尔感慨地说,这个讲习班太棒了,我希望将来可以来加入进来帮助工作。他还说,我发现“一多不分”是个非常有效的概念,我来之前就知道这个说法。对来自西方的人来说,较为不好接受,因为你如果放弃那个超然绝对的“一”你就感到要放弃你的“个体性”;其实没有,因为你一旦理解到“自我”有一种关系性整体,“一多不分”还是充分肯定你作为个人的尊严的。我在用这个概念探讨象征隐喻。我感到收获很大,懂得了中国哲学更精深的内涵。这种深入到中华文化本身来体验,听一流教授上课,交了那么多同道朋友,效果真是远远超过预期。
“可解释生活、工作、家庭、社会、中西方各种问题”
北京博雅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凯有感触地说,安乐哲教授、田辰山教授“一多不分”、“一多二元”式比较哲学很深刻,能解释生活、工作、家庭、社会、中西方等各种问题。我是想对“一多不分”在精英公司管理上的运用进行探究,在“经典教育”培训上的运用进行探究,感觉对“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深度学习和时间运用很有收获。
“‘一多不分’意思是慮及别人”
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哲学本科生菲比▪索普说,我对“一多不分”的理解,就是“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个人主义理念有点小冲突。我眼中“一多不分”的意思是慮及到别人,想到你对别人会带来的影响,把你我他一个个人都联系起来。有这样的理解确确实实让我的生活观不同了。“孝”教会了我更尊重、更会悉心照顾我的家。我有些惊奇,学习到了像“伦理角色”、对世界有贡献、崇敬贤人而不是上帝等等这些思想。我真想用我学到的,对我如何生活的想法、对待朋友、家庭的态度有所改变;也对跟我很不同民族的态度有所改变。我学到了中国文化,没有想到学到中国哲学这么多知识,让我打开眼界,让我看到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的东西。
“烙印到骨子里的‘日用而不知’中国思维”
武汉大学国学院郝一鸣表示,我认为“一多不分”作为一个哲学思维总结,在受西化教育的我,是一种烙印在骨子里的“日用而不知”的中式思维。整体来说我收获颇大,了解英国学生的想法,了解了更多关于中西对比哲学的方法和问题意识方面的问题。这种讲习班在某种意义上超出了我的预期。
“一切即一,就是道”
在杭州做读经教育的马云飞表示,“一多不分”我的理解就是“一切即一”,就是道。它使我现在听人们讲话,看他们做事,大概就能知道是“一多不分”还是“一多二元”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很好反思自己的“视听言动”,在自己认为是“一多不分”的时候是否也有“一多二元”。在整体经验的“学问思辨行”五个方面讲,“学”是全新的角度,很深刻;“问”每次课2小时,有一小时讨论,问答,西方同学好问,使得氛围很好。西方教授有激发我们中国学生的地方。有了学和问,自然产生更多“思”。田教授不辞辛劳,利用晚上时间多次组织中国学生辅导,使我们的新思很快有答案,安老师也不辞辛劳,每天给我们做中午一小时的小组讨论。辨析“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让我们越来越明。我们中外学员一道去孔府、孔庙、孔林,一道爬泰山,一道读论语,一道练太极,不亦乐乎。学习收获真是使自己做比较中西文化时可以提纲挈领;与外国学生交流过程也更好了解西方。
“‘一多不分’让我对日常文化、生活有了新的体悟”
华东师范大学孙妍豪说,来到讲习班之前,我更多地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一多不分”。在中国哲学中,“一”(如道)是与经验现实的特殊事物是不相分离的,寓于特殊事物的不是像西方哲学传统的一多二元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与现象之间的区分。参加讲习班之后,“一多不分”不但在哲学层面,同时也来到日常文化、生活中,让我有了一种新的体悟。讲习班是一次愉快,有很大收获的过程。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另外通过课程,使自己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相对明晰且整体性的了解,对中西思想之比较有了一个整体性了解。因为我的专业是马哲,学习一直以西方哲学为主。这次扩宽了视野,走出西方思想、思维;对中西文化与思想有了一个清楚的对比与了解,认识很多中西学员朋友,交流中了解双方的思想。
“‘一多不分’就是一切都与你分不开”
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哲学专业学生夏洛特▪赛克斯顿表示,讲习班体验总体上非常好。教师授课很激奋人心、吸引人。我特别喜欢周末的历史文化体验活动。我理解的“一多不分”,就是一切都与你分不开:你的朋友、你的家庭。加拿大省托马斯摩尔学员哲学教授丹尼尔▪雷尼尔认为,我的总体体验是非常不错的。老师非常杰出,他们不同的教学方法很有互补性。学员很开放、友好。在深入理解中国哲学上收获很大。
“‘一多不分’是点睛之笔”
来自福建、从事读经教育陈建先生的理解是,“一多不分”即“一”为道,“多”为相关联的万物,“不分”即整体性。“一多不分”乃中华民族也,为其五千年文化积累之思维习惯,蕴含着处理万事万物的智慧。它即是中华民族之宇宙观,它以万物为一整体,然而随时随地不断变化。安乐哲与田辰山两位教授热爱中华儒学,为了世界和平,为了让西方理解中华文化,运用“一多不分”,这是点睛之笔,与“一多二元”比照,使复杂问题大道至简。对学习中国哲学学者进入该领域,起到引领作用。他们还以讲“中国故事”方式,脱离哲学学科的术语限制,用心良苦,可敬可爱。比较哲学是一种利于不同思维模式的学术探索研究,客观精确。这是君子“周而之比”的比较,方可能实现君子“和而不同”。
“让我们更加清晰看透事物本质”
工业大学沈自友教授认为,这次学习中西比较哲学的阐释方法,提高自身在儒家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学习新的分析视角,我感到收获满满,受益良多。“一多不分”是中国哲学特质,以并非实体,而是宇宙万物的不可分离性、互联相系性,是浑然而一。多件互连万物个体的多样为之状态。不分是万物的互通,互为延续性。“一多不分”是说世界宇宙是不分和相关联系的。正是相互联系创造丰富多彩的人世社会。这一哲学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正确看待世界社会一切的分析方法,让我们更加清晰看透事物本质。
“这个世界需要增强‘共同感’”
巴斯斯巴大学尼科尔▪杜塞安森内说,这个讲习班对我来说,真是非常好的一次体验。我对中国、对自己都懂得了很多。我非常喜欢每天的经典早读。“一多”是“不分”的,不是“分立”的。我们所有人都要汇聚在一起,我们在这个世界需要增强“共同感”,开始以礼仪态度对待别人。
“超越俗气‘分’的见解”
武汉大学国学院付子轩表示,我认为“一多不分”即“体用一如”;万物的根源与根据不在于另有超越性的“存在”与“实体”,而恰在于万物之总体。道是“无”的,也即万物自身。天地之德在于生养万物,“有”可知万物自生。这样“一多不分”的观点,使我们更能体会自己身处于一个整体世界之中,离开这一现实则别无超越性追求。也因此我们反对个人主义,个体的价值永远在它处于集体中的位置与功能。并由此构建功利主义或者说现实性的道德。而同时我们又有一个”一“,这个”一“寓于集体之中,我们必须超越俗气“分”的见解,从整体道德高度,推之及人,由此达到道德的境界。我这次的整体体验很好。
“担心回国之后又复归旧生活方式”
一位忘记在总结评估单上署名的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学生表示,对中国哲学的知识打开了我的心扉。事先没有想到我这次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收获如此之大。跟中国学员一起学习,看到他们表达什么观点,体验真是好。“一多不分”即是“我们是一”;是的,我同意。将它运用到我的生活,我不仅能提高自己,也能提高他人。多慮及他人,想想他们会我自己会怎么感受;我相信“已欲达而达人”,是很关键的。对此想的更深一些,对我很重要。我担心我回国之后又会返回到过去旧的生活方式去,我得多体会这个哲学,重要的不是哲学的宗教一面。这次经验,真是令人惊喜,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如将来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会是很好的。
“‘一多不分’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位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中国哲学的俄罗斯留学生易冬兰体会到,“一多不分”这个概念是中国的宇宙观,它即体现于中国哲学,也体现在人们的每日生活,抑或哲学与日常生活实际上即是“一”与“不可分”?作为西方人,我希望我也能将它变为我的生活方式。我感到有机会可亲临这样一个暑期讲习班学习很是幸运。我被我们教授们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核心理念的阐释深深打动着。我真的想说,一些观点对我真是有如醍醐灌顶之感。我来的目的,就是想聆听安乐哲、田辰山、王蓉蓉和汉斯▪梅勒这些名望学者授课,尤其期待获得对儒学、阴阳哲学以及道学更深刻精辟解义。能有机会学习这个暑期讲习班水平的学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验。聆听这些讲课、参与这样的课堂讨论是偌大的愉悦。
“一直寻找看待世界新方法,现在有‘一多不分’了”
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学生罗塞尔▪桑福德表示,他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做正确或者错误绝对判断(或者像我生活中有的那种二元对立思维)……现在有了:“一多不分”!值得期待,它将有助于我意识到,我回国之后,如何是与别人培养关系的崭新方法。在整体经验上,我通过与另一种文化比较,学懂了、看懂了我自己的文化。我来中国的目的,是来学习不同于西方方式的看待和生活在这个世界。我感到我获得了对那样深深蕴含在我文化思维方式的一种崭新的视角,不然对它几乎是看不到的。
“‘一多不分’就是太极图所表示的”
刘燕勤女士是10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个佛学研修者。她说,“一多不分”用《易经》理解就是互相作用的不分割的“圆”,太极图形可表示的;在家庭关系上理解,“一多不分”就是父子、夫妇各种社会关系的每个人与人发现关系的接触里反映的;“一多不分”观念带给我们一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网,让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注重个人对别人的影响力。整体体验而言,非常喜欢安老师和田老师的课程,课程对文献经典引用都很充分。安老师非常活泼幽默,风格优雅可敬。田老师经常会举一些中国非常平民化的实例,对于阐述我们的文化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平和状态。汉斯老师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也是十分值得赞叹的。他从西方思维模式来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给中国学员具有全新的、冲击力一个反差。这让我们想到面对的西方思维,有时也能有利于我们从某种合适角度阐述我们文化的。
“‘一多不分’让我明白如何去传播中华文化”
在深圳从事读经教育的崔美娥女士说,要是要“一多不分”理解问题,中西方文化是一个整体,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不是为了排斥,打到另一种文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多不分”使我明白中国文化该如何去传播。在整体上感到
安乐哲授课有深度和质量,让人学到很多本质性东西。田辰山授课具备国际视野,以儒家和谐思想为核心,这样的比较哲学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折服。
“2017年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由中国孔子研究院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承办。讲习班宗旨是增强儒学与中华文化国际化意识,探索儒学“一多不分”宇宙观为内核的文化话语体系新思路、新模式。本项目是国际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教授于2011年创办,已举办七年。第一届2011年7月1日至31日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中外学员27名;第二届2012年6月9日至7月3日仍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中外学员23名;第三届2013年7月6日至8月3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中外学员57名;第四届2014年7月18日至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学员为33名各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师;第五届2015年12月6日至12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学员为65名国内大学国学院教师及学生(含6名国际留学生);第六届2016年7月1日至30日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中外学员20名。几年来,讲习班使中外学员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通过“一多不分”哲学学习,懂得中西方文化比照对待的重要。讲习班全程英语授课,中文同传,讨论交流热烈,学习效果丰硕,影响越来越大。